返回
鹿之犄角,馬背之族
時間:2015-01-23
清朝御制的鹿角椅以其別緻的造型,在清宮舊藏中獨樹一幟,直至今天仍讓人由衷的感歎其設計之巧,制作之精。
積慶堂鹿角椅半側圖
如此新穎的設計由何而來?這就要從這個馬背上的王族世代相傳的狩獵習俗探源。
滿族入關後建立的清朝政權,骨子裏仍然流傳著英勇善戰的血液。為了維護政權,保持漁獵民族的鬥志,長於騎射的清朝統治者歷年都要在塞外舉行大規模圍獵活動,圍獵所獲以麋鹿最多,而雄鹿鹿角天然精奇,圍獵後大大小小的雄鹿犄角都會被割下,隨體屈頡,制成鹿角椅以示紀念,世傳鹿角椅由此而來,也成為權力和強盛的象征。
清太宗皇太極御用鹿角椅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
乾隆御製鹿角椅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
自皇太極始,御制鹿角椅存於紫禁城、東北盛京及承德避暑山莊,但因清朝末年國勢衰微,多數鹿角椅已失於戰亂。目前只有故宮博物院所藏康乾年間所制三把鹿角椅,以及瀋陽故宮和內蒙古自治區內個別博物館數量極少的館藏。因此,倖存的鹿角椅顯得越發彌足珍貴。
積慶堂鹿角椅細節圖
積慶堂鹿角椅細節圖
制成鹿角椅的鹿角多選天然壯美之角,世無相似,件件非凡。積慶堂所設計的鹿角椅,還原於經典,承接於時代。鹿角椅以六對鹿角構成,以鹿角、象牙與黃花梨相結合,不同材質之間完美配合,整件作品的造型由鹿角往不同方位作弧線延伸,做成了家具中從來未有的立體擴散雕塑效果。
鹿角椅如一位英雄,訴說著歷史的磅礴恢弘,氣概萬千。
積慶堂鹿角椅正面圖